我從聰明人那里學到了什么?

時間: 發(fā)布:勵志人生 瀏覽:

文/Tommy  譯/魚小水

       能在哈佛大學讀書,意味著我有非常難得的和聰明的人在一起的機會。當然,當我說“聰明人”時,指的并不是那些智力測驗中獲勝的人,而是那些聰明得耀眼,把那些杰出者的獎學金視為囊中之物的人。

       成為TuringAward贏家后帶領法政學者去搶三明治是讓人很驚訝的事。(注:Turing Award是一年度獎項,由美國計算機協(xié)會頒發(fā),獎給在計算界為自然科學做出貢獻的人) 

       在我繼續(xù)往下說之前,讓我先澄清一點:我不是那些聰明人之一。這也許是我在哈佛學習了三年后的最大收獲。那里聰明人的數(shù)量絕對是令人難以置信。我總是能說出很多教授和學生的名字,就算我多么努力,我也絕對絕對不可能像他們一樣聰明。不過說實話,這也沒什么。我沒必要非得變得那么聰明(當然這也許是另一個故事了)。

       這只能說明,如果我不像他們學習,我不會從慷慨的助學金處得到任何好處。我并不是說在教室里學習,而是指個人對學習的感覺。怎樣區(qū)分“聰明人”和我呢?對于那些聰明人,怎樣管理他們?怎樣驅使他們? 

       當然,我還沒有權威在這里宣布,但是我注意到聰明人中共同的首要一點是是:他們總是喜歡發(fā)問。當有人給我解釋新的東西時,我總是僅僅點頭而已,就像我知道他們在說什么。如果我不明白,我就會稍后上網(wǎng)搜索。

 

 

        畢竟,我不希望對方認為我很笨。但是聰明人卻并非如此。如果他們有不懂的問題,甚至他們以為自己懂了其中的某部分時,他們就會發(fā)問。我清楚地記得,我作為一名不成熟的,或許還有一點自大的新生去聽一個客座教授為我們上的的一堂課。當解釋完對某個簡單明了的概念的理解時,這個客座教授問大家是否還有問題,這個問題我早已經(jīng)明白了。環(huán)顧教室,所有學生都在點頭,表示他們都聽懂了。但是,這門課的正式教授提出了一個問題,他對之前課上展出的資料有疑問。當時,我以為那沒什么,甚至以為我比那位教授還聰明,因為我理解了那個概念而他/她沒有。

 

哈佛女生

        但現(xiàn)在,我確信當時這位教授沒有提出他的問題是為了讓客座教授不會感到太難受,從而去繼續(xù)開始討論或者其他的內(nèi)容。從問題的聲調(diào)和強度以及教授聽課的反映,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是很誠懇的,并且答案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 

        鑒于在哈佛對學生和教授的研究,可以明顯地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并不是偶然。雖然并不是所有聰明人在有疑問時都會問問題,但是他們在別人認為懂了的情況下依然會發(fā)問。聰明人在無時不刻地挑戰(zhàn)人類的理解能力。

        當很多人認為某個問題已經(jīng)到頭的時候,聰明人仍然會挑戰(zhàn)這個問題是否有可能繼續(xù)推進的極限。聰明人不會去斷言事物的表面價值。聰明人不會休息直到他們找到了令他們欣然接受并可以理解的解釋。 

 

 

聰明人會去挑戰(zhàn)所有事。(你知道這是誰告訴我的么?是一個聰明人。) 

也許有一天,有人會叫我聰明人。為了那個時刻,我將會永不停歇地去發(fā)問。